汽車產業鏈要來了?新風口能否帶動科創板爆發
輕秋財務6月6日訊 上周指數延續較為強勢的反彈格局。從資金的整體流向來看,以汽車、鋰電、半導體、軍工為主的賽道股依舊是市場的主攻方向。其中汽車產業鏈在上周四核心高標中通客車被特停的情況下,短線情緒非但未受影響,反而再度在板塊內部再度掀起了漲停潮。目前來看,7板的特力A成為板塊內部的高標代表,而東風汽車與安凱客車逐步成為這一板塊補漲龍頭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資金對于汽車產業鏈的挖掘逐步向低位CTC/一體化壓鑄發散, 其中廣東鴻圖、銀河電子在上周四的盤中率先漲停。從基本面來看,一體化壓鑄在目前得以實現的前提是壓鑄機設備噸位提升,模具更為科學,以及應用合金的質量保證,合格的工藝水平也不可或缺。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,都對這一汽車工業新方向給予了足夠高的關注度。
根據中金公司預計,伴隨生產規模擴大,在材料端,2025年中國免熱合金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8億元,較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5%;設備端,2025年全球6000噸以上超大型壓鑄機對應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7.2億元,較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6.0%;制造端行業規模則有望達到179億元,較2021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6%。因此這一題材仍具有較大的想象空間,本周有望延續強勢,成為資金炒作新的方向。
另隨著科創板成在經歷上周連續的增量大漲后。逐步被推成為當前市場的最強風口。就科創板本輪上漲的本質而言,仍可是視作為超跌反彈的邏輯。因為科創板在經歷了上半年深度回調整理后,已經回調至了一個長期底部的位置,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。
而上周成交量比前一周環比翻倍,隨著增量資金明顯涌入,科創市場有望迎來波段性上漲的機會。但在上周四的集體加速上漲后,即刻追漲的風險存在短套風險,應對上可以遵循以下兩種方式:
1)對于當下已經漲高的票,可先行等待其遭遇分化整理,并從中選擇出一些承接好的代表性個股,利用分歧結束后的右側買點進場切入。
2)選擇一些基本面較好整體位階仍處于相對低位的個股,由于本輪科創板走的是集體行情后續會或多或少被輪動到。在良好的基本面加持下,此時低吸埋伏整體的機會大于風險。
當然,隨著科創板連續飆漲,市場出現不少聲音將其與12年的創業板行情作類比。但當前全球市場的通脹絕對水平處于高位,會對估值空間存在一定的壓制。另外今年三季度到四季度初,科創板解禁壓力較大,高達8444億,也會對科創的中長期走勢造成影響。
因此,此時判斷科創板將引領盤面開啟新一輪上漲周期為時尚早,仍先將其視為一波中期反彈來看待更為穩妥。